科技要聞

科技要聞

您的位置:首頁  科技要聞

【成果快訊】原載於《科技日報》 新建快速路打通哈爾濱經濟發展“朋友圈”
發布時間:2023-11-08

哈爾濱市東三環快速路。徐鳴禹攝


◎本報記者 李麗雲  通訊員 丁 旭


  近日,我國高寒地區城市新建最長快速路、黑龍江省“百大項目”之一——哈爾濱市東三環快速路正式通車。該項工程創多項高寒橋梁建設紀錄。

  記者從建設單位哈爾濱市城建局了解到,東三環快速路工程設計等級、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高,由於地處寒冷地帶,施工地區極端最低氣溫可達到零下38攝氏度,工程主體涉及防凍脹、防雪害、冬季施工等技術難題。此外,該項目位於哈爾濱市主城區內,地處交通繁華路段,周邊小區、學校和大型企業密集,交通疏導困難。工程涉及的水、電、熱、氣等管線工程多達15類,產權單位高達66家,管線遷移數量大、種類多、情況複雜。

  為解決上述難題,施工單位中鐵二十二局成立技術攻關小組,邀請國內道橋專家開展技術論證,對“既有鐵路橋梁頂升”“下穿鐵路雙框構橋頂進”“上跨鐵路鋼箱梁頂推”三項全線控製性重難點工程進行技術攻關。攻關小組先後申報3項發明專利、1項實用新型專利,完成技術小改小革3項,形成論文2篇、科技創新成果2項,填補了我國高寒地區城市快速路涉鐵工程專項施工領域的技術空白。

  中鐵二十二局項目負責人趙煥民介紹,為滿足工程整體規劃線形要求,他們對既有橋梁采用頂升改造施工工藝,在保證結構體係及跨度不變前提下,實現了既有橋體與新建橋梁的精準對接,完成了全國首例旋轉調坡頂升、全國首例預應力蓋梁頂升施工作業,創下高寒地區既有橋梁頂升高度之最,縮短工期3個月,節約資金1.2億元。

在上跨和下穿濱綏鐵路線施工中,由於新建地道橋和上跨橋均下穿鐵路和跨越鐵路,上跨工程由4層立體交通組成,施工時間受鐵路行車嚴重製約,施工難度極大。為保證工期,中鐵二十二局項目技術團隊不斷細化施工組織,調整作業時間,優化頂推與頂進作業方案。技術團隊將原計劃的53個二級天窗縮短至37個,采取上跨橋和下穿地道橋同步作業方式,將全長160米、重約3740噸鋼箱梁上跨4條鐵路營業線,平穩可控頂推到指定位置,頂推距離達133.5米,提前16天完成頂推任務;曆經266場鐵路封鎖,分別設置12處頂進點,由北向南單向交角83度用液壓千斤頂將下穿地道框構以“微米式”循序漸進的方式頂進到設計位置,難度之大,安全風險係數之高,在全國城市建設下穿鐵路既有線路施工中極為罕見。

  據悉,新建東三環快速路工程是既有哈爾濱市三環路的重要組成部分,可極大緩解鬆花江南部與北部過江交通樞紐壓力。同時,該工程與哈爾濱綜合保稅區、對俄出口加工廠、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、哈爾濱內陸港和哈爾濱新區實現有效連接,形成哈爾濱市區域經濟開放發展大通道,對哈爾濱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。


原載於《科技日報》

原文鏈接:

http://digitalpaper.stdaily.com/http_www.kjrb.com/kjrb/html/2023-11/08/content_562124.htm?div=-1


bob鲍勃体育 版權所有
Copyright©2019 news.hfut.e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Baidu
map